李鴻章寫這封信的時候,太平天國已經滅亡,湘、淮軍投入對撚軍的鎮壓,並且剛曆經李鴻章取代曾國藩掛帥的人事變動。這背後,事局頗為微妙。剛鎮壓下太平天國,生性謹守、以盈滿為懼的曾國藩,為了消除清廷對自己尾大不掉的疑忌,主動采取“裁湘留淮”的措施,即大量裁撤湘軍而保留淮軍。這樣,到他受命掛帥平撚的時候,麾下的兵力就以淮軍為主力了。雖從“淮由湘出”的意義上可謂“湘淮一家”,但“淮”既成一個獨立的軍政集團,排他性就是無可避免的,包括對曾國藩也是一樣。淮軍將領在前敵陽奉陰違甚至明裏與他為難的事情多有,其指揮效能遂大大降低。再加上撚軍與太平軍多有不同,戰略戰術的適應性調整也是問題。還有麵對複雜時局自己心緒、心態上趨於消極的變化,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掛帥平撚軍務不利,飽受朝野的輿論責難,他便堅意求退。清廷讓他回任兩江總督,將平撚帥印交給了原任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的李鴻章,這就是所謂“曾李瓜代”。這一人事變動的背後,實際體現了湘、淮集團實力以及曾、李個人“權重”的消長變化。
寫此信之時,李鴻章剛受命掛帥數月。而日前(正月間),還有一件對他家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李鴻章被授任湖廣總督,因留前線督師無法實際赴任,朝命由他哥哥李瀚章署理。李瀚章這時剛由湖南巡撫改江蘇巡撫,還未赴任,便要留署湖廣。信開首“接都文(按:當指關於其兄弟人事任命的諭旨之類)後,喜懼交集,鄙情實同”雲雲,表示出兄弟倆對朝廷如此重用的共同心理感受。而後邊“韞齋必即赴任”之言,“韞齋”是劉崑(字韞齋),他原為內閣學士,受命接替李瀚章出任湖南巡撫。由李鴻章此信中可以看出,哥哥來信除為兄弟倆的任職事感言外,主要是為其合適幕府人員的延攬向弟弟尋求幫助,而弟弟致信自就此事重點作複,此外還涉及前敵軍事以及家族眷屬移居安排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