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柳如是別傳

第一章 緣起

詠紅豆(並序)

昔歲旅居昆明,偶購得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一粒,因有箋釋錢柳因緣詩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屬草。適發舊篋,此豆尚存,遂賦一詩詠之,並以略見箋釋之旨趣及所論之範圍雲爾。

東山蔥嶺意悠悠,誰訪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縱回楊愛千金笑,終剩歸莊萬古愁。灰劫昆明紅豆在,相思廿載待今酬。

題牧齋初學集(並序)

餘少時見牧齋《初學集》,深賞其“埋沒英雄芳草地,耗磨歲序夕陽天。洞房清夜秋燈裏,共簡莊周說劍篇”之句。(牧齋《初學集》三六《謝象三五十壽序》雲“君初為舉子,餘在長安,東事方殷,海內士大夫自負才略,好譚兵事者,往往集餘邸中,相與清夜置酒,明燈促坐,扼腕奮臂,談犁庭掃穴之舉”等語,可以參證。同書九十《天啟元年浙江鄉試程錄》中《序文》及《策文》第五問,皆論東事及兵法。按之年月節候,又與詩意合。牧齋所謂《莊周說劍篇》者,當是指此《錄》而言也。)今重讀此詩,感賦一律。

早歲偷窺禁錮編,白頭重讀倍淒然。夕陽芳草要離塚,東海南山下潠田。(牧齋《有學集》一三《東澗詩集(下)·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之四十四“銀榜南山煩遠祝,長筵朋酒為君增”句下自注雲:“歸玄恭送春聯雲,居東海之濱,如南山之壽。”寅恪案:阮吾山葵生《茶餘客話》一二“錢謙益壽聯”條記茲事,謂玄恭此聯“無恥喪心,必蒙叟自為”,則殊未詳考錢、歸之交誼,疑其所不當疑者矣。又鄙意恒軒此聯,固用《詩經》《孟子》成語,但實從庾子山《哀江南賦》“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脫胎而來。其所注意在“秦庭”“周粟”,暗寓惋惜之深旨,與牧齋降清,以著書修史自解之情事最為切合。吾山拘執《孟子》《詩經》之典故,殊不悟其與《史記》《列女傳》及《哀江南賦》有關也。)誰使英雄休入彀,(明南都傾覆,牧齋隨例北遷,河東君獨留金陵。未幾牧齋南歸。然則河東君之誌可以推知也。)轉悲遺逸得加年。(牧齋《投筆集(下)·後秋興之十二》雲:“苦恨孤臣一死遲。”)枯蘭衰柳終無負,莫詠柴桑擬古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