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崇禎十四年辛巳夏河東君與牧齋結縭於茸城起,至崇禎十六年癸未冬絳雲樓落成時止,將近三年。此期間之歲月,雖不可謂之甚短,但其間僅有兩大事可紀。一為河東君之患病;一為絳雲樓之建造。河東君之患病約曆二年,則又占此期之時間五分之四也。茲請依次言之,並附述錢柳兩人談兵論政之誌事。
錢柳結縭後三年間,雖曾一度出遊,然為時不久。其餘皆屬在虞山家居之歲月也。牧齋於《有學集》七《高會堂詩集·茸城惜別》詩中嚐自述之。前論錢柳結縭事,已引此詩一節,茲更續引其所述關於此三年者於下。其詩雲:
畫樓丹嶂埒,書閣絳雲編。小院優曇秘,閑庭玉蕊鮮。新妝花四照,昔夢柳三眠。筍迸茶山屋,魚跳蟹舍椽。餘霞三泖塔,落日九峰煙。
寅恪案:牧齋所述乃總論此三年者。今更就其作品及其他材料中,有關此時期之事跡論述之,略見當時柳錢兩人婚後生活之一斑雲爾。
《初學集》二十上《東山詩集三·燕譽堂秋夕》雲:
雨過軒窗浴罷時,水天閑話少人知。憑闌密意星娥曉,出幌新妝月姊窺。鬥草空階蛩自語,采花團扇蝶相隨。夜來一曲君應記,颯颯秋風起桂枝。(自注:“非君起夜來。柳惲詩也。”)
寅恪案:《初學集》此題之前,《催妝詞》之後,僅有一詩。其題為《田國戚奉詔進香岱嶽渡南海謁普陀還朝索詩為贈》,世俗相傳觀音誕辰為六月。田國戚之渡南海謁普陀,當在此際。其還朝向牧齋索詩,亦應在七月。牧齋詩題所謂“秋夕”之“秋”,即指初秋而言。牧齋此詩當與《李義山詩集(中)·楚宮二首》(第一首為七絕,第二首為七律)有關。(《才調集》六選第二首七律,題作《水天閑話舊事》。)蓋“水天閑話少人知”及“出幌新妝月姊窺”等辭,固出玉谿詩第二首,而義山第一首“朝雲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兩句之意,實為牧齋詩旨所在。雖賦詩時間距茸城結縭之日似逾一月,然詩中無牢騷感慨之語,故可視為蜜月中快心得意之作。至牧齋此詩七、八兩句及其自注,則第三章論河東君《夢江南詞》第三首“端有夜來風”句,已詳言之,自可不贅。但河東君之詞,乃為臥子而作者,在牧齋方麵言之,河東君此時甚不應記及文暢詩也。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