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李清照(全二冊)

第二十八章 漫留遺恨鎖眉峰 隨春且看歸何處

別院裏燈火輝煌,下人們都很繁忙,四處走動。一群丫鬟在廚房為晚食爭論,這個說怕上晚了主子責怪,那個說怕上早了放涼也是失職。意見不合,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起架來。廚娘慌得左勸右勸,丫鬟們又被她的荊州方言逗樂。

空中的月亮又圓又明,照著後院正廳的門窗,像是極遠的背景。趙明誠將一方鹿皮紙投入火中,看著它一點點地被火舌吞沒,發出難聞的焦糊味。依稀間,似聽到管弦從窗外吹來,那並非他熟悉的音律,縈繞了滿屋。

審罷金國探子押往府衙大牢,得知金國想要全盤吞宋,趙明誠夫婦吃驚不小。用罷晚膳已是亥時,李清照沏茶奉於夫君,趙明誠緊皺著眉頭道:“此事非同小可,但若上奏,正與官家的聯金伐遼政見相悖。若將此事壓下,恐成國賊。”

李清照麵色篤定:“三郎應先上一道奏章,再將那金國探子押往汴京。證據確鑿,官家自會權衡得失。萊州東陲之地,金人尚且覬覦,可知河北各地要塞,乃至汴京,如今如何?”

趙明誠的冷汗順著脊背下淌,回首往昔舉家獲罪的日子,不寒而栗道:“若奏章能到官家那裏,自然無憂。隻是如今在京的蔡京、王黼、高俅、梁師成各自為政,有利自己就抱團取暖,不利自己就相互掣肘。為了堵塞言路,將所有的奏章捋過數遍,方能送達官家的禦案。誰能掌控這些奸臣的脈絡?弄不好就是妖言禍國、欺君罔上、誅滅九族之罪!”

李清照目光灼灼,放射希冀:“事有輕重緩急,自古聖賢寧舍性命,不舍名節。我夫婦理應效仿先賢!事關江山社稷,若要穩妥起見,莫如將奸細押往汴京,請大表姐出麵料理。”

“就聽照兒的。”趙明誠以拳擊案,神情激動,幾多遺憾,自歎職位低微,許多事難以周全,“此事不可稍緩,遲則生變,明晨就走,但願路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