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十年了,已進知天命的年齡,有時會產生放下一半的自我感覺,甚至想安靜地消失了。
想到凡?高的一段話:“我強烈地感到人的情形仿如麥子,若不被播到土裏,等待萌芽,便會被磨碎以製成麵包!”
是的,如果一粒種子不全身心融入泥土裏,真實的發芽便不會發生,長成參天大樹更是不可能的事。恐懼融入泥土,就會得不到雨水、肥料的滋養,也就會完全消失掉了。
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走進課堂,要麽陶醉於那些求知的孩子們的興趣和情感中,要麽沉浸在同事們教學藝術的精彩展現和生成中。我就像一粒種子,從豐盈深邃的課堂裏暢快地吸收營養。
有機會走進一些學校或其他的教育現場,學習領略這些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情愫,體驗感受這些校園裏的教育元素和創意,給我啟發的同時也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每次遇到外出的機會,或是有些空閑,我便會選擇一本適宜的書,帶著這些思考從書中學習一些觀點、思想和行為,常常因此發生與實踐和現實景象交互的思維碰撞,質疑、否定便湧上心頭。而這會促使我反觀自我,走進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心靈更加清澈、做事的方向更加明確,從而重建觀念,學會從整體觀察現象,實事求是地呈現當下,轉變自我的意誌。
梳理通過多年觀察教育而寫就的文章,構成了這本論著。它在結構和主題上也許不是那麽嚴謹和集中,但是在整理過程中,通過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我的確看到了自己探索與思考的曆程;一步步腳踏實地地行走,逐層逐層地思考,如同登山,我享受到了不斷獲得收獲的喜悅。更重要的是,經曆的事件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有疑惑的,卻都樹立了自己轉變行為的信心,啟動了新的、活的勇氣和智慧,讓自己逐步成熟,更加專注,更加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