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家宴之上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今晚是寒食。
按照慣例今晚也是皇室團聚的日子,可是李恪在邊關,而其他的皇子沒有什麽特殊事情的都會被叫到這個地方來。
李世民如同往常一樣地舉起自己手中的酒杯,對在場的各位說道:
“天佑大唐,天佑李氏。”
“天佑大唐,天佑李氏。”
“天佑大唐,天佑李氏。”
……
李世民將酒水一飲而盡之後才緩緩地走下主位,他來到了這些兒子侄兒麵前。
然後開始對他們說道:
“今日是皇室家宴,也是我們共勉之時,大家需牢記,隻有時刻為大唐著想,才能夠打造一個強大的大唐,我知道你們在場的,有些人或許做的不錯,但是還不夠,你們得向一個人看齊,那就是遠在邊關的蜀王,相信蜀王做了些什麽,不需要我對你們詳細的敘述了吧?”
在場的各位都是大唐的皇室,他們自然知道這番話的分量到底有多麽的重。
這也就代表了李世民的真實態度,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旦這番話落入了別人的耳朵。
那麽就會讓這番話徹底的成為他們站隊的理由。
其中李治更是如此,他想要踩著李恪然後讓李恪對李乾承動手。
最後他們雙方鬥個魚死網破,而自己則可以從中獲利,最後成就自己的皇位。
他的如意算盤打的挺好,隻是沒想到的是在自己的父皇心中,蜀王李恪的位置是越來越重了。
如果到最後太子李乾承都不是李恪的對手的話,那麽自己又憑什麽能夠去戰勝李恪,這是一個自己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而且說句實話,現在李恪和李乾承之間擁有著絕對的差距,如果這樣的曆史都能被李恪所扭轉,那麽大唐的皇位自己也無法再有所涉及了。
李世民的講話還在繼續,可是真正能夠聽進去的卻沒有幾個人,他們都各懷心事的坐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