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漫步遐思

流行哲學與哲學的流行

大凡科學很難成為流行的東西。曆史上從來沒有流行物理學、流行化學、流行生物學或者別的什麽流行科學之類的東西。某種迷信,某種時尚,或某種思潮可以成為一時的流行品,但不會持久,大都是過眼煙雲。真正在人類曆史上長期起作用的,對社會進步和文化進步具有推動作用的是科學或包含科學內容的東西。哲學就屬於這一類性質的思想理論。

德國古典哲學是德國哲學思想的驕傲,那時大家輩出,群星燦爛,可黑格爾仍然感到哲學受到冷落,很是不滿,他在19世紀初期有過兩次關於哲學的著名講演,一次是1816年10月28日在海德堡大學講授哲學史的開講詞,一次是1818年10月22日在柏林大學講授邏輯的開講詞。在這兩次講演中,黑氏對哲學的重要性做了精彩的論述。

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講授哲學史的開講詞中,批評當時德國思想界對哲學不重視,他說:“因為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所以它不能轉向內心,回到自身。”黑格爾對德國哲學複興寄予很大的期望,認為“把哲學從它所陷入的孤寂境地救出來——去從事這樣的工作,我們可以認為是接受我們時代的較深精神的號召”。黑格爾還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他說:“我們老一輩的人是從時代的暴風中成長的,我們應該讚羨諸君的幸福,因為你們的青春正是落在這樣一些日子裏,你們可以不受擾亂地從事於真理和科學的探討。”兩年後在柏林大學講授邏輯的開講詞中,黑格爾再次重複他在海德堡大學講的思想,但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這就是在大學裏加強哲學教育的問題,他說:“我們這個大學是大學的中心,對於一切精神教育,一切科學和真理的中心,哲學,必須尊重其地位,優先培育。”

“古來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李白說的當然是牢騷話,可也是實話。古今中外曆史上的大哲學家,生前落拓貧困、寂寂無聞者並不罕見,可他們對民族精神,對人類文化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用“潤物細無聲”來形容是貼切的。曆史上的哲學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實踐性和群眾性,主要局限在少數知識分子圈子裏,又過於艱深晦澀,難以推 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