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做明白人,不要做糊塗人。
什麽是明白人?明白人是能夠清楚地知人處世處事,不被“馬屁精”高帽子弄得糊裏糊塗的人。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自知之明。《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隻有自知才能知人。
《鄒忌諷齊王納諫》講的就是明白人的故事。齊王的首相鄒忌身高八尺,美風姿,非常漂亮。他早晨起來照鏡子,左顧右盼得意得很。他問妻子:“我與城北徐公孰美?”妻子回答說,你太漂亮了,徐公怎麽能和你比呀。他問妾,問他的客人,都是同樣的回答。鄒忌是個明白人,躺在**想了又想,終於弄明白了這個道理:我的妻子誇我,是出於私情偏愛;我的妾誇我,是怕我疏遠她;客人討好我,是為了從我這裏得到好處。
可要做明白人不容易,必須去蔽,即去掉各種使自己受蒙蔽的東西。認識的主體是人,可人在認識事物時會受到各種蒙蔽。名可為蔽,利可為蔽,親可為蔽,疏可為蔽,如此等等。所以,要正確認識必須解蔽。戰國時的大思想家荀子就寫過著名的文章《解蔽》,他說人之所以不明白,是因為蔽太多,即為片麵性認識所局限,“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故荀子特別強調要解蔽。
要解蔽,必須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即反對主觀主義和個人主義。一個剛愎自用、財迷心竅的人,處處是蔽。因此要學哲學。哲學之所以是明白學,正因為它的最大功效是去蔽。唯物主義去主觀武斷之蔽,辯證法去片麵之蔽,共產主義人生觀去各種利己主義之蔽。我們要記住毛澤東的這句話: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