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如同文學一樣,有自己的個性與風格。哲學家作為人來說當然有自己的個性,這與哲學無關。我們這裏說的是哲學風格,即哲學體係各有自己的特點,柏拉圖不同於黑格爾,蘇格拉底不同於康德,如此等等。
有人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千人一麵、不具個性。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係本身就極具個性,它不同於一切其他哲學體係,它的實踐性、群眾性以及批判性的風格,就是其他哲學體係所缺少的。
其實,缺少個性的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我們信奉同一種主義、同一種學說,我們的基本觀點的相同性或相似性是不足為怪的,否則我們就不能說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可是這種同一性中能否存在各自獨特的風格呢?我認為應該能。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的大家都各有特點,梅林不同於拉法格,普列漢諾夫不同於列寧,鄧小平不同於毛澤東。
馬克思主義內部的風格問題,說到底是個創造性的問題。我們之所以缺少特點千人一麵,是因為我們不斷地重複同一條原理,重複同一個模式,這從我們的哲學教科書可以看出來。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就需要堅持創造性,在某一個方麵或某一個問題上有自己的特殊的貢獻,而不是不斷地重複。重複就隻能是毫無個性的雷同。我們不可能都成為有貢獻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們的事業需要大批的宣傳家、教育家。即使如此,在聯係實際方麵,在語言文字的風格方麵還是可以形成自己的特點。我們並不主張在馬克思主義內部出現各種學派,但我們可以在馬克思主義隊伍中各自形成自己的不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