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年人心理與行為

相關鏈接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冰釋前嫌”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知錯便改錯,好友皆俊傑。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瑪麗·白恩士患心髒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將這件事寫信告訴馬克思。信中說:“我無法向你說出我現在的心情,這個可憐的姑娘是以她的整個心靈愛著我的。”

第二天,馬克思從倫敦給曼徹斯特的恩格斯寫了回信。信中對瑪麗的噩耗隻說了一句平淡的慰問的話,卻不合時宜地訴說了一大堆自己的困境:肉商、麵包商即將停止賒賬給他,房租和孩子的學費又逼得他喘不過氣來,孩子上街沒有鞋子和衣服……“一句話,魔鬼找上門了……”生活的困境折磨著馬克思,使他忘卻了、忽略了對朋友不幸的關切。

正在極度悲痛中的恩格斯,收到這封信,不禁有點生氣了。從前,兩位摯友之間常常隔一兩天就通信一次。這次,一直隔了5天。直到1月13日,恩格斯才給馬克思複信,波折既已發生,友誼經曆著考驗。這時,馬克思並沒有為自己辯護,而是作了認真的自我批評。10天以後,當雙方都平靜下來的時候,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說:“從我這方麵說,給你寫那封信絕不是出於冷酷無情。我的妻子和孩子們都可以作證: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清晨寄到的)時極其震驚,就像我最親近的一個人去世一樣。而到晚上給你寫信的時候,則是處於完全絕望的狀態之中。在我家裏待著房東打發來的評價員,收到了肉商的拒付期票,家裏沒有煤和食品,小燕妮臥病在床……”

出於對朋友的了解和信賴,收到這封信後,恩格斯立即諒解了馬克思。1月26日,他給馬克思的信中說:“對你的坦率,我表示感謝。你自己也明白,前次的來信給我造成了怎樣的印象……我接到你的信時,她還沒有下葬。應該告訴你這封信在整整一個星期裏始終在我的腦際盤旋,沒法把它忘掉。不過不要緊,你最近的這封信已經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消除了,而且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沒有在失去瑪麗的同時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隨信還寄去一張100英鎊的期票,以幫助馬克思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