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培爾幼兒園在美國興起不久,就在美國出現了一種慈善幼兒園,並得到迅速發展。慈善幼兒園(Charity Kindergarten)主要是由個人、教會及各種社會團體開辦的,招收的主要對象是貧窮家庭的兒童。它們雖屬於私立幼兒園,但一般免收學費,因此而統稱為慈善幼兒園。到19世紀八九十年代,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辦起了慈善幼兒園。
慈善幼兒園是在美國工業革命以後貧富分化加劇,以及大量移民湧入城市,淪為城市貧民的背景下出現的。掙紮在死亡線上的貧苦兒童體弱多病,無人照料,道德敗壞,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許多社會人士和各種社會團體或出於人道主義立場,或為擴大政治影響,或為了名譽,或為緩和社會矛盾,甚至為了免稅等不同原因,競相開辦慈善幼兒園。
1877年,倫理文化社(Ethical Culture Society)的領導人弗利克斯·阿德勒(Felix Adler)在紐約創辦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所慈善幼兒園。此後,在波士頓由波琳·阿加欣·肖(Pauline Agassi Shaw,1841—?年)開辦了兩所慈善幼兒園。到1889年,她資助組織了慈善幼兒園網,開展了免費幼兒園運動。1879年,肖夫人親自創辦了一所幼兒師範學校。在她的努力下,到1883年,已建立起包括30所免費幼兒園在內的幼兒園網。在她的影響下,後來在美國又出現了許多類似的作為貧民救濟設施的慈善幼兒園。
美國教會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將學前教育當作教區內的一項事業以及進行宗教教育和傳教活動的場所,也紛紛辦起了幼兒園。最早建立幼兒園的教會是1877年俄亥俄州托利多的特雷尼梯教會(Trinity Church,或譯為“三位一體教會”)。1878年,紐約市的安東紀念教會也設立了幼兒園。1912年,全美已有教會幼兒園108所。此後,教會幼兒園就開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