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的目的是多方麵的,主要的目的可以從學習者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兩個方麵來考慮。
多年來,我國幼兒園教育評價中從學習者學習方麵來思考的評價目的更多地指向甄別功能。就科學領域來說,評價的目的往往用於判別智力水平的高低或認知能力的高低。從教育者的教學方麵來講也主要是為了確定教師教學技能和水平的高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科學領域教與學的獨特性的認識不斷加深,對教與學的目的與相互關係的重新認識,對幼兒園科學教育評價的目的也有了新的思考。
1.了解學習者
● 了解兒童的需求與初始想法;
● 了解兒童的學習過程、進展與結果;
● 給兒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反饋。
了解學習者——幼兒,是科學教育評價的重要目的之一。但這種評價不再是為了判別智力或認知水平的高低,而是了解幼兒的需求和初始想法,幼兒的原有經驗和認識,幼兒探究的基本前提和起點,以便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探究活動,改進幼兒的原有認識。
了解學前兒童科學學習與探究的過程、進展與結果,是為了更好地揭示幼兒建構科學經驗的方式和過程,幼兒所取得的一個個進展或困難所在,以便給予幼兒及時而適宜的支持與幫助。了解幼兒學習的結果是為了掌握幼兒新獲得的經驗和達到的新水平,並將此作為製訂下一步新的學習活動計劃的依據。
為幼兒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是至關重要的。隻有這樣,才能為幼兒提供適時的、適宜的、有針對性的幫助。因此,給幼兒提供反饋已成為科學教育評價的重要的和關鍵性的目的。
2.改進教學
● 製訂指導教學的計劃;
● 檢測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是否適宜;
● 監測教育教學方式與策略的適宜性與有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