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評價的內容因評價的目的和對象不同而各不相同。但無論目的和對象如何,當我們更多地使用或者傾向於形成性評價時,評價所強調的內容就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評價強調內容的變化[3]
(一)對科學課程和教學的評價
在評價關注高質量的科學課程時,法國的“動手做”科學教育改革實驗提出高質量的科學課程應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注意保護兒童,並提供所有有關安全的預示和注釋。
2.建立在兒童原有的經驗、背景和有關早期兒童理論之上。
3.能激發兒童的好奇心,鼓勵兒童進一步去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展自己的想法。
4.在精心設計的情境中,讓兒童對某個主題進行一段時間的深入探究。
5.鼓勵兒童進行思考、表達和記錄他們的體驗,並與他人分享和討論自己的想法。
6.應該嵌入在兒童日常的活動和遊戲之中,並能整合其他方麵的活動。
7.給所有兒童提供加入科學體驗的機會。
8.對兒童進一步的發展有利。
上述關於高質量科學課程的主要特點說明了評價科學教育的總體原則和基本理念。
在科學課程和教育教學評價中,對環境和材料的評價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主要包括:①精神和心理氛圍的安全性(平等的、接納和尊重差異的、鼓勵探究和發現的激勵性的環境);②具有適宜結構的環境布置和操作材料(暗含著教育目標、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能引導和支持幼兒的探究與發現)。
(二)對兒童科學學習的評價
加拿大科學教育專家羅威爾(2005)提出在進行以探究為基礎的科學教學時,把科學看做是探究的過程,應該重點評價以下三個方麵:
評價兒童對概念的理解;
評價兒童的探究能力(主要包括預測、設計某種公平實驗、進行某種公平測試、觀察、記錄、分析和解釋數據、交流發現的結果、對探究過程的回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