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資料
就業信息搜集四法則
“早”——搜集信息要及時。即要早做準備,不能事到臨頭再去抱佛腳。
“廣”——信息麵不能太窄。即要廣泛搜集各個方麵不同層次的就業信息。畢業生不能隻注意根據自己預先設定的目標搜集有關地區、行業和單位的就業信息,使自己放棄或忽視了有關“後備”信息,在謀職中遇到挫折時感到無所適從,造成被動,類似這種情況應予避免。
“實”——搜集的信息要具體。即用人單位的地點、環境、人員構成、生活待遇、發展前景、對新進人員的基本要求、聯係電話等各方麵信息掌握得越具體越好。
“準”——要做到準確無誤。用人單位需要什麽層次、什麽專業的人才,在生源、性別、相貌、外語水平等方麵有什麽特殊要求,都要弄明白;用人信息也和商品信息一樣,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你所了解的信息是不是過期的信息,人家是否已經物色到合適的人選都很重要。
職業生涯案例
我的求職材料出了什麽錯?
小劉是某師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學校曾擔任學生會宣傳部部長,文字功夫還不錯,學習成績也比較優秀。但在畢業前夕的招聘會上卻遭受了沉重地打擊:人山人海的招聘會上,她排了好長的隊終於見到了心儀單位的招聘考官,結果人家對自己的求職材料翻了翻後就拒絕了,甚至沒有進一步地提問問題。這讓小劉很受傷,難道自己的條件就這麽差?就這麽沒有競爭力嗎?
招聘會後小劉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為了提高成功率,她的方法是:多投遞求職材料,廣撒網,心想這樣總會找到一家單位的。為使用人單位能全麵了解自己的長處,小劉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求職材料,將自己校園生活與經曆做了詳盡的描述。為此,小劉花了許多精力不說,還付出了一筆不小的打印費。小劉堅信天道酬勤,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她終於將20多份厚厚的求職材料都投出去了。但讓小劉傻眼的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沒有一家用人單位與她聯係,難道這麽多“敲門磚”都白費了?小劉覺得很冤枉,也很鬱悶。她很苦惱地找到老師,希望老師能幫幫她,到底是什麽原因,為什麽自己的求職材料就石沉大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