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交往,網絡技能也是目前青少年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為現在查詢資料、收集和傳播信息、發送和編輯文件等都離不開網絡。而且就算是對於電子遊戲也不能說誰玩誰就壞,例如,姚明就喜歡玩CS和魔獸世界,劉翔也玩《植物大戰僵屍》,甚至英國女王85歲的伊麗莎白二世都在玩《足球經理》。
對孩子來說,有些體驗趣味綠色小遊戲,可以學習豐富的百科知識,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對孩子的社交和知識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是相對於網絡遊戲的益處,我們更要重視網絡所帶給青少年的傷害。如色情信息傳播與侵犯、暴力信息或遊戲和賭博、性別歧視及種族偏見信息、網上誘拐、廣告利用兒童及商業化影響、青少年網上侵犯性行為、網癮等。
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每天的上網時間為19億個小時,比兩年前增加了60%。網絡成癮人群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9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網民中網癮群體比例為14.1%,人數約為2404.2萬。
網癮全名叫網絡成癮症,指的是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沉浸在網絡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癡迷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具體症狀為,患者對現實生活冷漠,對虛擬的網絡遊戲、情愛、信息等沉溺和癡迷。更有甚者,會表現為在上網時身體顫抖,手指經常出現不由自主敲打鍵盤的動作。
在有網癮症狀的青少年中,女孩多偏愛於聊天,而男孩多沉迷於遊戲。網絡遊戲是網癮中對青少年傷害最大,也是最難以戒除的因素。
2013年2月5日,文化部、國際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15個部門共同下發《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裏麵提到近中遠期工作目標,將建立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成癮綜合防治工作機製,推動建立本土化的預測和診斷測評係統,以及爭取用2~3年研製有效預防和幹預未成年人網癮的解決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