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一卷:雜篇

致敬東先生

敬東先生:

您好!敢峰同誌轉來您的大作及信件,謝謝!

拜讀了大作,雖然未能精讀,但已深受啟發。“潛人才”的提法給人才學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對我來講,耳目一新。

過去沒有人研究人才學,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大地上才出現了人才學的研究。這是由小平同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思想引發的,也是思想解放的產物。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人才學也是改革開放30年中偉大成果之一。

人才學應該是研究人才的發現、培養、發展、使用和管理的問題。但過去人才學似乎隻研究人才成長、使用和管理等問題,很少研究人才的發現和培養問題,特別是對具體的各行各業人才的發現和培養問題研究尤為薄弱。我在1980年寫過一篇文章——《人才學和教育學》,發表在《人民教育》同年第4期上。我說,“人才學和教育學有著共同的目標,但它們研究的領域又有所不同。它們有著緊密的聯係,人才學的出現,對教育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它必將促進教育學的發展”。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早期發現人才和培養人才實際上是教育學的任務。但學校畢業生能否成才,還受許多因素的製約。教育學一般對出了校門的人都不管了。當然,現在提倡大教育觀、終身教育,教育學也管到人的一輩子了,但教育學不管使用人才、管理人才。人才學的概念比教育學的概念要大得多,它應該涵蓋教育學的內容。人才學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就是教育學的任務。當然,人才學研究的發現人才和培養人才往往是指已經從學校畢業的人才。但是真正要培養人才,還應早期發現、早期培養。您所提出的“潛人才”的概念,也適用於教育學。實際上,學生都是潛人才。教育可以培養人才,也可以摧殘人才,就如現在的應試教育,“奧數班”,等等,實際上是在摧殘人才。因此人才學要關心教育問題。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向您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