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果
我能設置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
我知道奇跡學習者應該具備的特征。
我知道我作為學習者的優點和缺點。
·課前準備
(一)教學場地及材料準備
課前確定足夠寬敞安全的場地;準備製作記憶卡片、剪刀、手工剪紙和彩色筆。
(二)教學組織與實施準備
討論清楚“奇跡學習者”的特征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麵努力以成為更好的學習者,這是本節課的重點;這節課會涉及“目標”這一概念,教師要在過程中加強引導。
(三)教學組織方式概覽
熱身活動:小猴子撈月亮。
主題導航:什麽是目標。
探究與體驗:奇跡學習者的目標;奇跡學習者的特征。
總結與反思:我要成為真正的奇跡學習者。
·學習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猴子撈月亮(5分鍾)
一組學生(大約6人)手拉手圍成一圈成為“水井”,選一個學生進圈做“小月亮”,另選其他兩個學生做“小猴子”。
活動開始後,“小猴子”要伸手抓井裏麵的“小月亮”,“小月亮”要努力不被“小猴子”抓到,“小月亮”的活動範圍就是圓圈內。被抓住的“小月亮”要表演節目,然後另選一個新的“小月亮”出來繼續玩。大家討論“小月亮”如何才不被抓住。
“‘小月亮’和‘小猴子’都很棒,因為你們分別在為了‘不被抓住’和‘抓住’而努力。有時候想法的實現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小月亮’要想不被抓住,還與其他學生組成的‘水井’的功勞密不可分。所以,沒被抓住的‘小月亮’,要感謝扮演“水井”的學生的幫助和配合。”
第一,提醒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親和、友善地對待他人。
第二,鼓勵被抓住的“小月亮”或者沒抓住“小月亮”的“小猴子”不要氣餒,可以總結經驗,爭取在下一次的活動中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