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學教育研究方法

一、文獻閱讀

閱讀文獻,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很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通過閱讀文獻要力求達到對一個方麵或一個主題,或者一個概念的曆史發展都清楚其來龍去脈;通過閱讀文獻要知道目前對這個問題的共同看法是什麽,還存在哪些分歧;通過閱讀文獻要知道,在該研究的領域誰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數多,誰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啟發性;通過閱讀文獻學習別人是怎麽發現解決問題的,然後根據興趣和研究的目的,逐步擴展自己的視野,構建個人的專業知識結構和看法。研究者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後,對於繁雜的文獻,要有個人的判斷,培養個人的學術修養。研究者同時要養成對於高質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瀏覽的習慣,從而了解學術進展和熱點,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工作進展,逐篇仔細閱讀新作。

1.閱讀什麽文獻

(1)根據目的進行選擇。文獻閱讀包括可以閱讀的所有出版形式,如教科書、專著、會議摘要匯編、期刊、網頁、甚至PPT文件。比如要知道最新進展,最好是查閱期刊;文獻有新有舊,有重要不重要之分,因此研究者要有目的地進行選擇。經典文獻需要重點閱讀,一般文獻需要泛讀,有些文獻可能隻需要讀讀題目,看看摘要就可以了。研究者要重視論文的題目和摘要,這是很重要和簡潔、精練的信息,一篇論文的精華部分都在這裏了。

(2)大量閱讀文獻。對於初次進入一個領域的研究者,必須閱讀大量的文獻,才能把握本領域的動態和方向。要堅持不懈通過閱讀,掌握專業領域的方法和知識。閱讀文獻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閱讀量大了,積累多了,需要總結的方麵就多了。這樣日久天長,通過知識的整合,知識框架會逐漸完善。

(3)閱讀重要文獻。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要有意識閱讀權威學者的文獻,閱讀某個領域或專題中裏程碑式的文獻或文獻綜述,這些文獻需要精讀。因為這些經典的文獻對於初學者了解一個學科或領域的發展很有幫助,對於某個階段的重要文獻提供了一個查找的捷徑,從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關理論和學說、重要結果的進展。研究者要善於分析本領域一些代表性學者的論文,通過分析這些引領學科或領域發展的論文來了解所研究問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