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觀察記錄方式的不同,觀察法可以分為三類:描述性觀察法、取樣觀察法、評價觀察法。
1.描述性觀察法
描述性觀察法是指通過詳細記載時間或行為發生、發展的過程而獲得資料的方法。它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日記描述法。日記描述法又稱傳記法,是對觀察對象進行長期的跟蹤觀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觀察對象行為表現的方法。用日記形式描述記錄研究對象的行為表現,可以采用綜合日記,即記錄研究對象各方麵具有重要意義的行為現象,也可以采用主題日記,即主要跟蹤記錄研究對象某一方麵的行為現象,如語言、認知等。日記描述法是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傳統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邊觀察邊記錄,因此能係統地獲取研究對象身心發展的連續變化,能提供較長期的、較詳細的第一手資料。並且由於觀察是在自然情景中進行的,因此獲取的資料真實可信。但日記描述法的局限是,往往隻對個別被試進行觀察,缺乏代表性,一般研究者是以自己熟悉的研究對象作為研究對象,因此會帶有一些主觀偏見等。另外日記描述法要求觀察者長期跟蹤觀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日記描述法是一種記錄連續變化、新的發展或新的行為的觀察方法。這是一種縱向記錄的方法,在較長時間內重複觀察同一研究對象。日記描述法要求記載詳細、具體、有背景、有情節,能提供發展的完整次序,觀察的時間很長,比較費時、費力。
(2)軼事記錄法。軼事記錄法是觀察者將感興趣的,並且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行為和反應以及可表現被試個性的行為事件,隨時記錄下來,供日後分析的一種觀察方法。軼事記錄是有主題的,記錄的是被試獨特的行為或事件,通常要求將行為或事件發生的過程客觀、準確、具體、完整地記錄下來,不僅要記錄被試的行為、言談,還要記錄被試行為發生的背景以及與之聯係的其他人的活動,記錄的語言要準確、客觀。軼事記錄法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方法,因為它運用簡單、方便、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