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校長思維

第七節 優質課要有前沿精神

優質課的意義就在於其有前沿精神,如果沒有亮點,即創新點,這樣的課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優質課能推動學校課程改革的步伐,促進教學文化的形成,因為先進的理念往往是從實踐中產生的。校長要有慧眼,善於發現老師們教學中的亮點。寧可要磕磕絆絆的創新課,也不要一帆風順的保守課;寧可要亮點突出但有遺憾的課,也不要麵麵俱到的求全課。

我非常有幸,在之後的時間裏,趕上一節“磨”課,從中可以看出校長與專家們的匠心獨運。聽完課,大家旋即圍坐在一起研討。

一、百家爭鳴求共識

一位校領導首先發言:“側麵描寫當成了重點,重拳出擊有點過了,抓細節就可以了。‘白點兒’的描寫是很特別,但在小學階段抓得過度了。整體上,略讀課文的特點不明顯。一篇帶多篇的想法很好,但具體如何操作還需商榷。”

年級組長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是略讀應把精讀遷走,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主體還不足以反映兩個問題:熟讀——讀到什麽程度?提問題思考交流的目的是什麽?如提問‘表現什麽技藝高超’,教師教學時不是反饋上一個問題,而是為了引入下一個問題,應該充分讓學生找完,然後再反饋。這樣的教學不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效果,從教學的邏輯上不是紮紮實實地在閱讀,後麵的設計仍然有這個嫌疑;整個問題設計不流暢,到底希望大家怎麽答不明確,這是從教學主體來看。

“二是從教學細節來看,題目導入是一個特點,意在激發興趣,但怎麽就能看出‘刷子李’是‘天津的’?

“三從師生交往上來看,教師的細節處理不準確,定位於‘謀生本領’,達不到一定水平。應讓孩子自己說細節,教師教就是精讀了。再從具體文章來談,還是要進一步進行討論,使討論具有一定深度。拓展‘泥人張’,從而引出一本書,增加文化味道;作者照片需要再考慮,兩篇文章連在一起如何處理。另外,作業單在課上到底落實不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