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中學 張煒
摘要:新課改的一個基本精神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習的自主性。我校作為成都市課程改革樣本校,主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由此,學校於2012年開始了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手段的“二元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
關鍵詞:二元導學;合作學習
“二元導學”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導”與“學”的辯證關係,主張通過目標、活動、評價,提升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通過預習、互動、訓練,加強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一)“二元導學”教學模式中導學案的設計
曆史導學案以簡明、實用,突出導學案特點和學科特點,服務課堂教學為原則,總共分為三個板塊。
1.板塊一是“我的計劃”
本版塊以專題為單位,放在一個專題導學案的開始,囊括以下兩個部分的內容。
(1)自我分析
包括學生學習本專題知識的優勢和薄弱之處、基礎知識欠缺之處、學習習慣、與教師的磨合等。準確估計學習任務的難度。
(2)我的計劃
包括設置學習目標,對如何完成學習目標在時間、環境上的具體安排;做什麽事,什麽時候做。
2.板塊二是“學習內容”
本版塊以課為單位、參照課標和四川省普通高中曆史學科教學基本要求進行編寫,由三個部分組成。
(1)預習篇——自學導航
引導學生遵循以下幾個步驟自主預習,帶著問題進課堂,掌握學習主動權。
①明確學習目標。參照課標和四川省普通高中曆史學科教學基本要求給學生提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知道知識層次與考綱要求,為學習提供導向。
②宏觀感知教材。讓學生通過初讀教材,搞清楚本課的主題是什麽,圍繞主題教材講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各子目內容,把層次要點、要素標注勾畫在教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