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熊偉與本真課堂

四、收獲篇:思想成就夢想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一邊思考著一邊行動著,同時也收獲著。

(一)收獲了家庭的幸福

可以說,孩子幸福,便是家庭真正的幸福。

教育家一致認為,對一個孩子進行教育的最佳時期,是在孩子0~10歲這個階段。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叫“從小看到大”。即一個人小時候什麽樣,長大了就會是什麽樣。這話雖然絕對了一點,但也從一個方麵說明了“幼教”“幼學”的重要性。因為一個人在0~10歲這個階段,是人腦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就像人們常說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白紙好畫畫。但關鍵是,你在這張白紙上畫什麽,以及怎麽畫。落筆不好,這幅“畫”就廢掉了。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性和習慣,以及學習能力、處事能力、有效的智力開發等,都在於從小是否受到正確的引導,細心的培養。這個階段的基礎沒打好,再往上走,進入中學,尤其是進入高中階段,矯正起來就十分困難了。

結婚二十周年照

我的女兒小的時候,學過跳舞,學過畫畫,學過奧數,得過獎並獲得“成都市美術十佳”稱號,但我們家長還是希望她考上北大、清華。若直接提出家長的看法,女兒接受的效果不一定好,我們采用的是間接的方式,我們收集了大量的世界名牌大學及北大、清華的資料放在家裏或者張貼在家裏,隨時舉一些北大、清華學子所取得成功的例子。逐漸地女兒自己就產生了要考北大、清華的意向,而且是從小學四年級就有了明確的誌向——非考上北大、清華不可。有了清晰目標後就是如何使之達成目標的問題了,高考不僅僅是考知識,還要考心理、身體以及情商,要使自己的孩子得到全麵發展,即使到時目標達成不了,在這個奮鬥過程中所養成的品質也會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起作用的。我逐漸引導女兒從當小隊長開始,通過自己的競選先後當中隊長、大隊長、班長、學生會主席、幫困助學基金會主席等學生會幹部,在這個過程中,她學會了寬容、溝通、交流,養成了大氣、勇敢、吃苦的品質,具有良好的心態和健全的心理。這些品質為她在高考中取得優秀的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她八年級的時候,我校教師周榮的女兒考取了雙流縣高考文科狀元,填報誌願時隻填了一個誌願——北京大學,為了引導我女兒樹立牢固的理想,在吃飯時,她媽媽對我說:“周榮家女兒真行,高考都隻填一個北大誌願。”“媽媽,不要羨慕別人,我高考時也隻填一個誌願。”“北大清華是很難考的。”“我都考不上誰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