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
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沒有疾病,而且要心理健康,也沒有疾病,做到身心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成長不僅是體魄強健,而且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全麵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誌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健康的心理是適應大學學習與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促進自己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也是將來走向社會,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條件。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轉變過程,處於人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最明顯的時期,麵臨著自我認識與發展的人生課題,容易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部分大學生因學業、人際關係、就業、情感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個別同學甚至因心理危機威脅著自己的生命,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精神分析大師榮格說:“一切的財富和成就,都源於傑出的智慧和健康的心理。”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健康觀,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自身在大學期間全麵健康發展。高校應進一步增強意識,充分認識到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麵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造就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舉措;是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應緊緊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構建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谘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