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在主義作家中,安德烈·馬爾羅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說甚至比薩特和加繆更早地揭示出人的生存狀態及生存的荒誕性。
安德烈·馬爾羅是法國20世紀上半葉重要的小說家、藝術評論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滿英雄主義的傳奇色彩。由於他的小說經常以革命運動和反法西斯戰爭為背景,刻畫時代曆史事件,積極地介入政治與社會現實,所以有評論家將他的小說歸入“反戰小說”、“行動小說”或“介入小說”之列。但從他作品中透射出的文學觀念來看,他更應當是一位較早反映存在主義思想,並對存在主義文學發展產生過極大影響的存在主義作家。
1901年11月3日,馬爾羅出生於巴黎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四歲時父親離家出走,他隨母親跟開雜貨鋪的外祖母一起生活。他從小愛好書籍,常在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前流連忘返。1918年中學尚未畢業,他就給出版商當了助手,同時對藝術品和考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馬爾羅於1920年開始發表評論、出版詩集。此後,他結識了許多文藝界知名人士。他關於紀德的論文受到紀德的讚賞,兩人由此結下深厚友誼。1923年,馬爾羅和妻子一起去柬埔寨探險,在叢林裏發現幾座古代雕塑,想把它們運到美國出售,不料剛到金邊就被捕入獄,被以“盜竊文物”罪判處三年徒刑。他妻子回國後呼籲各方營救,在紀德、阿拉貢、布勒東等文化界著名人士的聲援下,他被改判一年徒刑,緩刑一年,才得以回到法國。
1932年,馬爾羅結識了海德格爾,又先於薩特、加繆在作品中描繪世界的荒誕。他的小說較早地反映了對人生存意義的深入思索和人道主義觀念,所以評論界認為他是存在主義文學史上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小說的主旨在於揭示人的悲劇性就是人生存的荒誕性,他把一切與人類生存相悖的社會問題都歸於荒誕,甚至認為整個社會的本質就是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