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公共文化政策法規解讀

二、公共文化服務的時代任務及其特點

按照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要求,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到2020年公共文化發展的奮鬥目標:文化事業全麵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這是公共文化建設的時代任務。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內在邏輯聯係。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目標,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是實現途徑。換言之,隻有建立起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才能實現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因此,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成為各級政府發展文化事業的首要責任。

(一)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的標誌

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的標誌有五個:

第一,形成了具有覆蓋所有人群能力、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係;第二,形成了政府主導的多樣化的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供給體係;第三,形成了強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務人才、技術、資金保障體係;第四,形成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支撐體係;第五,形成了科學、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運行評估體係。對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目標的總要求,簡單地說就是: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

(二)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路徑

自2005年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被提到黨和政府的重要日程以來,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了較明確的方針、政策,這就是: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以基層為重點,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以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