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埃及文明

第十章 埃赫那吞改革

第一節 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和內容

一、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

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的前期,是一個生氣勃勃的時期。這時的埃及統治者,不僅趕走了統治埃及達一個半世紀的喜克索斯人,而且還進行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對外侵略戰爭,征服了廣大地區,掠奪到無數的土地、奴隸及其他財富。埃及成了當時地中海世界首屈一指的奴隸製帝國,對當時的近東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在帝國走向其強盛的頂點之時,它內部的矛盾也在醞釀和發展,直至發生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即曆史上著名的埃赫那吞改革,將矛盾推向了頂點。

在埃赫那吞改革前,除了存在奴隸主階級同廣大勞動群眾(包括奴隸、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矛盾之外,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逐漸尖銳。

在第19王朝中期,圖特摩斯三世和他的攝政者哈特舍普蘇特之間發生過爭奪王位的尖銳鬥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圖特摩斯二世一位妃子的兒子,而圖特摩斯二世的王後哈特舍普蘇特(她也是圖特摩斯二世的姊妹,圖特摩斯三世的姑母和異母)又未生子。圖特摩斯三世即王位時還年幼,於是哈特舍普蘇特便成了攝政王和共治者。不久,哈特舍普蘇特更將圖特摩斯三世撇在一邊,讓他到阿蒙神廟去做了一名祭司,而由她自己當國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她利用阿蒙神廟祭司的支持。她的寵臣森穆特和哈普辛涅布都是阿蒙神廟祭司,哈普辛涅布還是哈特舍普蘇特時的維西爾。在哈特舍普蘇特晚年或死後,圖特摩斯三世又在阿蒙神廟祭司的支持下恢複了王位。他恢複王位後,便極力消除哈特舍普蘇特女王的一切影響和痕跡。

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位時,還發生過阿蒙霍特普三世同貴族之間的一場衝突。起因是阿蒙霍特普三世違反傳統,沒有娶一位王族或貴族婦女為王後,而是娶了一位出身平民的女子提伊為王後,這招來了貴族的不滿和非難,但阿蒙霍特普三世沒有退縮,並對此事大肆宣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