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印度波斯文明

前言

古代世界有五大文明區域,即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即美索不達米亞)、古代印度、古代希臘羅馬和古代中國。

古代印度文明晚於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它大約始於公元前2500年,其最早時期是哈拉巴文化(約公元前2500—前1750年)。關於哈拉巴文化的創造者,一般認為是達羅毗荼人,但也有不同看法。公元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突然衰落了,其原因尚不明確,說法不一。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一部分雅利安人的部落從南俄羅斯草原南下,其中一支來到伊朗高原西部,就是他們建立了米底國家和稍晚的波斯國家;另外一支則來到了印度河流域,他們創造了後來的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人民充滿了智慧,有許多創造,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現在人們所熟知的阿拉伯數字,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創造出來的,隻是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了西方,被西方人稱為阿拉伯數字;另外,現在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是古代印度人釋迦牟尼創立的,雖然佛教後來在印度逐漸衰落,但它一直到現在都對世界上許多地方有著很大的影響。

印度和中國自古以來在經濟和文化方麵就交流不斷,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中就記載了張騫曾經在印度看到過邛竹杖和蜀布,以後中國曆代文獻中都記載了印度和中國的經濟、文化交往情況。印度的佛教在公元1世紀分裂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以後,大乘佛教經過中亞傳入中國,並經過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小乘佛教則經過東南亞傳入我國的雲南,影響至今猶存。除了邛竹杖和蜀布早已傳入印度以外,中國的絲綢也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傳入了印度,此外,中國的造紙術也在古代就傳入了印度。不過,在古代,中國和印度在政治上卻幾乎沒有什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