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順應曆史潮流滅掉了強大的商王朝,建立起周王朝。商王朝雖已滅亡,但其殘餘勢力仍很強大,商族遺民人數眾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隱患,甚至嚴重威脅著西周政權的生存。為了鞏固西周王朝的統治,武王、周公及之後繼位的成王采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來鞏固西周政權,為西周的穩定和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圖4.1 鄂叔簋。西周早期。上海博物館藏
武王在西周王朝建立以後,馬上采取一係列的行動以穩定形勢。首先,為控製原商朝統治的中心地區,采取了一麵安撫籠絡,一麵加強監督的方法,封商紂之子武庚於殷墟一帶,讓他繼續管理商王朝的遺民。其次,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墟的附近,輔佐武庚並監視商朝遺民的動向,這就是史書中所謂的“三監”。顯然,這隻是一種權宜之計。周滅商,是小國對大國的勝利,勝利已來之不易,但要以小國統治大國更加困難。表麵上看封武庚於殷是讓其奉守先祀,不絕殷後,實際上這隻是一種穩定形勢的臨時措施,因為周人當時尚無力直接統治新征服的廣大地區。最後,為了安撫民心,給那些商王朝有威望的大臣平反,武王先後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以及百姓;在深得民心的商朝賢臣商容的裏巷表彰商容;派閎夭整修了比幹的墳墓,表示尊敬;命令南宮括用鹿台的財物和钜橋的糧食賑濟貧困。他還論功行賞,分封有功的臣屬。根據《史記》記載,武王為了表示對古代君王的尊敬,“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團結了這些古老的異姓貴族,也起到了收攏人心、鞏固統治的作用。另外在由西向東的黃河中下遊地區,武王對功臣和親屬進行分封,其中太公望(薑尚)是第一個受封的。武王把尚父封在營丘,國號為齊;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國號為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弟叔鮮於管;弟弟叔度於蔡;其他人各自依次受封。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周初的政治形勢雖仍很嚴峻,但也得到了暫時的安定,這些被封的大臣和親屬,也成為加強西周王朝統治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