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光影的詩篇——攝影美

(二)聯想:飛向美麗新世界的翅膀

聯想,在攝影創作與欣賞中起著重要作用。假如一個攝影家缺乏聯想,他的創作就會變成毫無靈氣的“照相”;假如一個觀賞者缺乏聯想,再美妙的攝影作品,也會變成一張索然無味的實物“圖片”。平麵的、瞬時的、固定不動的攝影影像,之所以能被視為有立體感、有時間過程、有生命力的藝術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類固有的理解能力——聯想。

圖5-2 曼雷 攝

頭腦能進行類推,能比喻,能進行各種聯想(如圖5-2)。人的頭腦裏充滿了各種符號,這些符號亟待發送出去。一隻鞋子進入頭腦,就會聯想到腳;一個十字架進入頭腦,就會聯想到宗教。幾乎沒有一種物體能夠進入頭腦而不引起聯想。

有些物體具有強烈的傳統聯想性,如蘋果、玫瑰和雄鷹,往往會使人分別聯想到**、愛情和力量。人們甚至對非物體的東西也有豐富的聯想,如對色彩、光線等。綠色是健康的,紅色則富有侵略性;明亮的光線顯得有力度,陰暗的光線則顯得柔弱。

一般地講,藝術活動中占中心地位的心理活動是想象。比如散文、小說、戲劇、繪畫、音樂等都要以創造性的想象為主,因為它們都是藝術家單方麵的心理活動,作品的生命建立在藝術家長期儲存在頭腦中的形象材料上麵。可是,攝影就大不一樣,攝影必須直接麵對被攝體,任何影像都隻能是被攝體反射光線的一種記錄。攝影家的意識隻有在與被攝體形態取得一致、完全交融時,才會得到自由的體現。

不過,雖然攝影是由攝影家與被攝體雙方的共同參與完成的,但攝影藝術的生命,則更多地建立在攝影家對被攝體的聯想上麵。從照片看,視覺刺激是單純固定的,沒有聯想它隻能傳達有限的信息。這些簡單、明確的信息,作為科研材料或法律證據尚可,但作為藝術品則未免太枯燥無味了。這就需要由聯想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