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第2版)

第三節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資料是采訪的入手點。我國知名記者艾豐認為,研究背景是為采訪而進行的采訪。

背景研究一般是在確定了選題和明確了采訪意圖之後進行的,所以具有針對性。

在日常采訪活動中,研究背景易犯的一個通病是停留在一般性了解的水平上。究其原因,一是對研究背景的作用理解單一,誤以為僅僅是熟悉一下采訪的人和事,有必要時在報道中運用一點;二是對研究背景的基本環節把握不好,側重於廣泛瀏覽,忽略綜合分析。為此,我們有必要對研究背景的作用及其基本環節進行深入的探討分析。

1.研究背景的目的與作用

研究背景的目的是:開掘報道的深度。

研究背景的作用是:武裝頭腦、提高認識、增強洞察力、發現線索、吸收使用。

早在幾十年前,人們對環境汙染、能源危機還缺乏清醒認識的時候,艾豐針對水的資源危機采寫了一篇卓越有見地的報道《水——讓我們重新認識你》。他在研究背景的過程中,澄清了許多觀念上的誤解,找到了水源浪費、汙染的原因。一是人們對水的認識存在誤解,錯把大自然無限的循環當成水源擁有無限的數量,以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而不珍惜水的利用。實際上,水的數量是有限的,特別是淡水資源。二是人們以水的價格來衡量水的價值,認為水非常便宜,節省不節省沒什麽要緊。工廠購置一套節水設備,花的費用比浪費水的水費高出多少倍,故此寧可浪費而不節水。三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水,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如果掉以輕心,水的浪費和汙染將會造成無法補救的後果。艾豐認為,通過研究背景資料,端正了對報道事物的認識,對以前頭腦中的觀念是一個大衝擊。如果不進行背景研究,就不可能對社會上的習以為常的現象和認識增強洞察力,搞出的報道也不可能具有針對性、現實性、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