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報道的客觀性主要體現在內容的客觀和報道形式的客觀。內容客觀要求報道必同事物本身一致,反映事物的本來麵貌;報道形式的客觀,是指在表述形式上要避免隨意性,避免作主觀的猜測、推斷或結論。在這裏,報道內容的客觀是首要的,內容的客觀是基石;報道形式隻是基石上的建築物。
由於國際新聞報道麵對的是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它的報道對象包括自然災害、發明創造、動亂和戰爭、社會變革、政府更迭等。上述報道的對象大體可以分為兩類:自然現象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矛盾和變革。一般而言,在前一類新聞報道中體現客觀性尚易做到,而能否在後一類新聞的報道中體現客觀性,則要受到一些因素的製約。
一、客觀的隱蔽性
從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客觀世界是可知的,同時,認識過程又是艱巨和複雜的。這種複雜性和艱巨性是由人類認識的對象——客體,即自然界、人類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決定的。如前所述,國際新聞報道的對象是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物質世界是普遍聯係著的,同時又是永恒發展的,有其內在規律。但是,國際新聞報道對象的本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係和發展狀態,並不是直接顯露出來的。事物的本質往往隱蔽在無數的現象之中,這就是客體——報道對象的隱蔽性。這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而且,這些因素有時往往以互相矛盾、互相排斥或互不關聯的表象出現在人們麵前,造成了人們在認識過程中的障礙。例如,20世紀90年代末期,亞洲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因金融危機的衝擊受到很大的影響。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麽?是經濟和政治製度,還是整個國際局勢對這些地區影響的結果?要得出反映事物本質的結論,就必須克服由客體隱蔽性造成的障礙,獲得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然而,客體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決定了這種障礙的克服不是輕而易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