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用於均田的土地主要是國有無主荒地,加上政府對土地買賣的限製進一步放鬆,導致土地兼並日趨嚴重,不僅沒有觸動地主土地所有製的根基反而還促進了它的發展。日益激烈的土地兼並使得土地大量集中於地主豪強手中,許多失地的農民淪為流民或佃客。雖然政府也曾多次下令禁止土地兼並,但始終無法遏製,均田製瓦解已成大勢所趨。相應的,政府的庸調也就失去了征收的依據,加上統治集團的肆意揮霍,財政危機日漸凸顯。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