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和諧世界理論與中國外交觀念創新研究

第一節 多元文化相互激蕩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中國政府主張: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一、文化的內涵以及文化多元的原因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本節所談論的文化多元主要是指狹義上的文化,即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多元文化不僅是世界文化的一個特點,而且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特點。本節所談論的多元文化相互激**主要是指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激**。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由於地域、曆史、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本國家特色的文化,表現在各民族、各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以及不同的語言、宗教、倫理道德等文化載體的豐富多彩。“世界是多樣性的,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由上千個民族所組成的近200個國家,不僅存在著自然環境的差異,而且經曆了不同的社會曆史發展階段,這就形成了各種社會製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1]當今世界不僅存在中華文化、西方文化,而且還存在阿拉伯文化等。文化多元並相互激**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世界文化發展曆史進程已經證明了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當然我們強調文化多元的同時,並不否認人類文化具有普遍性,人類文化是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文化的普遍性寓於文化的特殊性之中,是人類共同向往的各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是多元文化的揚棄,正是文化多元及其相互激**才形成了人類文化百花齊放的壯麗景觀。筆者認為人類文化的多元及其相互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