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朋友,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吃飯和大小便。
暖暖從很小時起,吃飯就一直很棒,是一個標準的小吃貨。一歲多剛開始吃一點粥什麽的時候,她就迫不及待,總覺得奶奶喂得太慢了。
她的大小便控製得也還可以,不過上幼兒園之後,有一段時間經常尿褲子,或者把臭臭拉在褲子裏。
因此每天都要多帶好幾條小褲子備用。晚上去接她的時候,就看見班級的小衣掛上有一條她的濕褲子。
別的小朋友也差不多。
幼兒園的第二個學期時,暖暖已經能很好地控製大小便,上廁所時會喊老師了。但是突然有一段時間,她會尿褲子,甚至又把臭臭拉在褲子裏。
我們觀察了一下,發現她並不是不知道,似乎還有點“故意”。也許這是她的某種小叛逆。
我們就叮囑她說:“暖暖,大小便的時候,要在你的小馬桶裏哦。”
暖暖說:“是馬桶裏呀,褲衩就是我的小馬桶。”
我無言以對。她說得沒錯啊,如果在她看來,褲衩就是小馬桶,拉拉尿尿當然沒問題了。
事物的名字,有時候就是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