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我們原定辦法,由意輪船公司招待搭客往埃及首都開羅遊覽,願去的每人繳費六鎊半,汽車、火車及午晚餐食等在內,三日上午由蘇伊士城出發,可於當晚十點鍾到塞得港(SaidPort)上原船繼續前行。六鎊半合華幣在百圓左右,為數不能算小,但同行的好幾位都覺得機會難得,不願錯過;我也覺得在小學時讀曆史,就看到書本上畫著埃及金字塔和人首獅身“Sphinx”的像,雖行囊慳澀,到此也硬著頭皮隨眾報名繳費。滿心以為四千年的勝跡即在目前,不料二日下午得到取消的消息,雖省了百圓,卻感到無限的失望和惆悵,也許此生就永遠沒有第二次的機會,因為我回國時想走陸路。
八月三日下午六點鍾,船到蘇伊士城,僅停一小時,不靠岸,有幾隻送客登輪的小火輪和幾隻小船泊在佛爾第號的船旁,十幾個阿拉伯人爬上來兜售報紙、畫片及其他雜物,搭客都擁聚在甲板上購買,我也買了兩打關於開羅名勝及蘇伊士河的景物相片,寄給本刊。
記者此次雖很失望地未曾到開羅去遊覽,但三日夜裏經過蘇伊士河的情形,卻給我以悠然意遠的印象。此時一輪明月高懸,蔚藍的青天淨潔得沒有絲毫的渣滓,清風吹來,爽人心脾,搭客們多聚在船頭特高的甲板上遠矚縱覽。隻見船的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右為亞洲,左為非洲,離船大都不過十幾尺或幾尺。船頭前排著兩盞好像巨眼的大電燈,射出耀目的光線,使前麵若幹距離內的河身好像一片晶瑩潔白的玉田。在狹隘的運河中特別顯得龐大的船身徐徐地向前移進,假如不看前麵而僅望左右,又恍若一輛奇大無比的汽車在廣闊無垠的沙漠上緩緩前駛似的。這夜記者在甲板上憑欄靜眺,直看到十二點鍾,才進到臥室裏去睡覺,在睡夢中還好像明月清風,隨我左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縮短歐亞海行路線的這條蘇伊士運河,經法人勒賽普斯和無數工人十四年的辛勤勞力,中間戰勝過無數次的破壞和種種困難,才於一八六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正式開幕,距記者於月夜靜寂中通過此河的今日,已六十四年了。這條運河長八十八裏,闊從一百碼至一百七十五碼,原來估價需二萬萬法郎,後來用到四萬萬法郎,約等於一千四百萬金鎊,合現價在二萬萬圓以上了。一半資本在法國募得,其他一半幾全為當時埃及總督塞氏所買,後來他把股子賣給英國政府,於是英政府在管理上便握有大權了(當時塞氏讚助勒賽普斯的計劃甚力,現在蘇伊士河盡頭的塞得港,意即“塞氏港”,就是為紀念他而取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