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國際禮儀(第3版)

一、會見與會談的形式

在形形色色的會見與會談中,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會見與會談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在曆史上,一些國家領導人之間通過會見與會談,對當時與各國人民命運攸關的重大問題達成妥協與諒解,具有深遠的曆史影響。1972年2月21日,在美國總統尼克鬆到達北京的當天,毛澤東主席就邀請他到中南海寓所,雙方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會談,研究了中美關係的根本問題,決定了日後需討論的重大實際問題。其後,周恩來總理又同尼克鬆總統先後進行了大約15個小時的會談,雙方基本保持了友好、禮貌和相互尊重的氣氛。在這些會談之後,雙方發表了著名的《中美上海公報》,揭開了中美關係史上新的一頁,標誌著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為以後中美關係的進一步改善和發展打下了基礎。

除了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會見和會談以外,國際上每天發生的各種會見或會談難以計數,有政治的、外交的、經濟的、貿易的、文化交往的以及其他各個領域的,而且又分各種不同的層次。國際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很多都需要通過有關人員之間的會見和會談來解決。會見與會談的形式多種多樣,根據不同情況,可對會見會談的具體形式作不同區分。

根據會晤時來賓參加方的數量不同,可將其劃分為雙邊會見會談與多邊會見會談。在雙邊會見會談中,來賓僅有一方;而在多邊會見會談中,來賓方則為兩方或兩方以上。一般而言,雙邊會見會談要比多邊會見會談顯得更為正式一些。所以,除非有舉行多邊活動的特殊需要,通常都應當盡量少安排多邊會見會談。多邊會見會談的主要問題在於,由於來賓不止一方,不僅禮賓次序較為煩瑣,而且在會見會談進行過程中往往會令東道主顧此失彼,應接不暇。

從禮儀的角度來講,會見會談可以略分成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