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的出路

第六章 黃金問題:勇於承擔責任

問題一 你在試圖迎合誰

由於受到別人對自己及行為的看法的製約,很多人覺得難以改變現狀。前來向我谘詢的人常說:“我承受著犯罪般的痛苦,我討厭我的生活,卻無能為力。”

我問他們:“你這是為了取悅誰?為什麽不試著改變現狀呢?”回答各式各樣,有的說為了不給父母、孩子、對方或朋友造成傷害,也有的說為了社會的和諧。他們卻從來沒有為自己考慮過,對於自己來說,到底什麽才是最重要的。看不清現實,人生便失去了意義,他們也就變得意誌消沉,生活也隨之黯然失色了。

我們為什麽隻為別人而活,而不為自己而活呢?小時候,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我們常被教育要為他人著想,不該以自我為中心。凡事都有對錯,要懂得分辨是非黑白。漸漸地,我們長大了,開始變得叛逆,敢於反抗父母、老師、老板等權威,這在他們看來是那麽幼稚可笑。可我們堅信,麵對權威,應該敢於挑戰,而不該盲目服從。

我們堅信,萬物皆有對錯,對於何為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判斷的權利與標準,不應該強加於人。可我們凡事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犯錯在我們看來是那麽不可接受,因為它讓我們看起來有瑕疵,在世人麵前不再光彩照人。當我們自己的想法、信仰和追求有悖於我們關愛的人時,害怕因此招致他們的不理解。

如果你為了取悅他人或獲得他人的認可而一味地以他人的價值觀和看法自居,為了滿足他人卻摒棄自我,這隻是在自作自受,你不該怨天尤人。正如《禪宗佛教手冊》中所說的那樣:

問:“我怎樣才能獲得解放?”

禪宗回答:“誰給你束縛了嗎?”

我不是提倡你變得冷酷或輕率待人,也不是讓你一味地去取悅他人或以他人為先。我隻是想說,沒人給你束縛,不管何時,你都是自由身,都有追求快樂的權利。可前提是,你必須要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心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