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人皮邪影
順著手電光看去,隻見一隻手掌緊緊摳在牌坊的柱子上,後麵連著半截小臂,地上還有一截灰拉吧唧的袖子,小臂後麵沒連著身子,雖然已是白骨,但從腐爛的程度與骨頭的顏色分析,時間顯然沒有後晉那麽久遠。張國忠蹲下身,仔細看了看小臂骨骼的斷裂處,像是被利器一下砍斷的,一副血腥的情景立即浮現在張國忠眼前,一個半死的人正在被人拖下牌坊後麵的石階,到牌坊的時候還不忘用手抓住牌坊的柱子,但卻被拖他的人一刀砍斷了抓著柱子的胳膊。
“師兄,你說這是誰的胳膊?”張國忠心裏發毛,本想問“是不是盜墓賊的胳膊”,結果問成了“是誰的胳膊”。
“我他娘又不是公安局的…”說著老劉頭也蹲下身子,“怪了,不像是清朝的刀砍的…”
“劉先生,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秦戈道,“難道刀口也有年代之分麽?”
“你看,骨頭的斷裂處是齊的…”老劉頭精研名器利刃,對於他來說,這點常識仿佛不算什麽。(中國的鑄劍技術和其他一些絕技一樣,時代越晚,失傳的絕技就越多,真正的曆史名刃,唐朝以後就再也沒出現過,唐代以前,中國的冶煉技術連現代人都為之歎服,越王勾踐的隨身佩劍曆經兩千多年仍鋒利無比,其表層所使用的“鉻鹽氧化”技術,乃是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發明的現代抗氧化技術。但諸如此類的鑄劍技術在唐代以後便漸漸失傳,唐後的刀劍,從冶煉技術、抗氧化性、韌性、金屬強度等諸多方麵均差強人意,砍人骨的時候,至多是“劈”斷或“砸”斷,斷骨處摸上去很是參差不齊,有的“雜刃”甚至要反複砍數次,就像豬肉攤上老板用菜刀反複剁豬骨一樣,而眼前這半截斷骨,斷層整齊,毫無參差,明顯是寶刃一下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