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北麵的戰鬥結束不久,孫堯安和汪甫業終於帶著神虎營、神豹營的一萬騎兵趕到了。趙長河向二人交待幾句後,便令二人率眾補充到損失慘重的北麵。
剛才的戰鬥雖然時間非常短,但北麵的百輛巨弩車盡毀,操作弩車的一千士兵全數陣亡,神刀營的五千騎兵也損失近半,再不能隨著其餘三麵一同推進。不過匈奴也並未討好,衝出的一萬騎兵順利逃回的不足六千。在征北軍兩個時辰的不斷推進下,防線越來越小,征北軍的巨弩車離高台僅三裏之遙,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還有半個時辰,巨弩便可直射高台。
在兩個時辰的推進中,征北軍射出近百萬支弩矢。高台外圍三裏的草地上,密集的插滿了短矢,每一個帳篷,也密布著勁矢穿過的小洞,勁矢所及之地,再無半點生機。數以萬計沒有及時撤離的匈奴民眾倒在了這塊土地上,鮮血將泥土染成了令人觸目的紅黑色,尚未幹涸的鮮血順著地勢緩緩流動著,形成數十條溪流。
楊誠策馬隨著神機營的軍陣緩緩向高台逼去。越接近高台,楊誠心裏異樣的難受便增加一分。雖然戰場上已見慣生死,但看著越來越多根本無力抵抗的匈奴人倒在血泊中,對心靈的衝擊卻異常的強烈。想起剛才踏過十餘名孩童的屍體時,那種強烈的嘔吐感不禁湧上喉頭。慘死的孩童不過四五歲,十幾人緊緊的抱在一起,雖然在如雨的勁矢下已麵目全非,但楊誠仍能感受到他們死前的惶恐與絕望。
楊誠努力壓製下自己的感情,他自己心中也清楚,對匈奴的仁慈便是對大陳的凶殘,若是讓這些孩童長大成人,誰又能保證不會成為屠戮大陳百姓的劊子手呢?楊誠偷偷看了看四周,目光掃及的士兵,大多有著和他一樣的表情。雖然眾人手上均沾過無數匈奴人的鮮血,其中也不乏老幼之人,但如此大的規模卻是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