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圈子裏,隻有需要,沒有是非
距今356年前,在中國版圖上,出現了N多圈子。不同的是,以前的大圈子在變小,小圈子在變大。相同的是,每個圈子裏,無論大小,都很熱鬧。
從那時起,再往前推275年,有一個叫朱元璋的社會底層貧民,成為當時最大圈子的圈主,並把他用槍杆子畫出來的圈子,以“明朝”命名,毫不客氣地坐在圈子裏唯一的龍墩上。
當圈主好啊,成為圈子裏最有權、最有錢,可以啥都不缺就是缺德的人。在圈子裏,隨便找一個借口,或者製造一個借口,就可以搞掉一個人或一批人。讓誰幸福,誰就幸福;讓誰倒黴,誰就倒黴。
正因為當圈主的好處太多,圈主的位子總是被人惦記。所以,在圈主眼裏,每個人都是不得不防的人。圈子裏,沒能人不行,能人多了也不行。經營圈子,就成為一門藝術、一門學問。
這個圈子,還有一個特點,無論圈子的穩定、和諧多麽重要,圈主的兒子多麽無能或者無德,圈主還是要把圈主的位子傳給兒子,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直到傳不下去為止。
明朝這個大圈子,經過16個圈主的經營,已經爛到了不能再爛的地步。圈子成為水深火熱的大坑。對圈子裏麵的老百姓來說,簡單的三飽一倒,都已經成為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很多人,三飽沒了,隻剩下一倒。
既然在別人的圈子裏,活著比死還難,便有人不得不舉起槍杆子,要畫出屬於自己的圈子。畫圈子的人,就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這些人,帶著自己的弟兄,在大明王朝的大圈子裏,強硬而血腥地畫出了屬於他們的圈子。
同時,在大明圈子的東北角,有一個叫努爾哈赤的漢子,在他24歲那年,靠父親塔克世留下的13副盔甲起家,率家族、親戚等百十號人,也開始創建自己的圈子。他憑借過人的韜略、強悍的武力,經過33年的經營,畫出了以建州為中心的圈子,自立為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