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上,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大夫,給我開點清熱解毒的藥吧。”
“清熱解毒”是很多人最熟悉的中醫概念,那麽,什麽是清熱解毒的藥?什麽時候吃清熱解毒藥呢?
在中藥中,有一類藥就是清熱解毒藥,多為苦寒之品。主治各種熱毒證,如癰瘡癤疔、丹毒、咽喉腫痛、熱毒下痢等。臨**常用的清熱解毒藥物有蒲公英、半枝蓮、半邊蓮、銀花、連翹、魚腥草、七葉一枝花、板藍根、山豆根、忍冬藤、四季青、大青葉、紫花地丁、白毛藤、白毛夏枯草、蘆薈、黃連、黃檗等。
在方劑學中呢,也有清熱解毒一類的方藥,是以清熱解毒藥為主配伍而成,適用於瘟疫、溫毒、火毒及瘡瘍等證。這些證可表現為舌紅苔黃、大熱渴飲、咽喉腫痛、身熱麵紅等症狀。
以上是關於清熱解毒藥和清熱解毒方的介紹,家長朋友應該對“清熱解毒”的含義有點概念了。
在一些常見的疾病中,我們需要用到清熱解毒法,比如風熱感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等。在孩子風熱感冒的時候會有高熱、咽喉腫痛、皰疹性咽峽炎等症狀。孩子如果得了手足口病,通常也需要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通過這些疾病的症狀,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清熱解毒藥的使用情況。也就是說,在這些疾病、這些症狀下,我們可以或者需要清熱解毒。
那麽如何給孩子選購清熱解毒藥?通過本篇文章,我想告訴大家,如何通過藥物的組成來分析這個藥的主要作用。
如果你選的藥裏麵含有金銀花、連翹,那麽一般來說,它是具有一定的解表作用的,所以它適合風熱引起的發熱症狀。
如果你選擇的藥物含有桑葉和**,那麽它具有清肝平肝的作用,所謂肝火不降,肺火就不降,所以適用於輕微咳嗽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