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擢明經,有文辭。張說稱其才,由魯山主簿薦為集賢校理,見《喜雨》、《五色鴿賦》,谘嗟曰:“後來之英也!”進監察禦史裏行。辟幽州張守珪幕府。曆河陽令,治有績。東都留守王倕表署其府。民有妄作符命者,眾不為疑,浩獨按篆詰狀,果詐為之。遷累都官郎中,為嶺南選補使,又領東都選。
肅宗立,由襄州刺史召授中書舍人。四方詔令,多出浩手,遣辭贍速,而書法至精,帝喜之。又參太上皇誥冊,寵絕一時。授兼尚書右丞。浩建言:“故事,有司斷獄,必刑部審覆。自李林甫、楊國忠當國,專作威福,許有司就宰相府斷事,尚書以下,未省即署,乖慎恤意。請如故便。”詔可。故詳斷複自此始。進國子祭酒,為李輔國譖,貶廬州長史。
代宗複以中書舍人召,遷工部侍郎、會稽縣公,出為嶺南節度使。召拜吏部侍郎,與薛邕分典選。浩有妾弟冒優,托之邕,擬長安尉,禦史大夫李棲筠劾之,帝怒,黜邕歙州刺史,浩明州別駕。德宗初,召授彭王傅,進郡公。卒,年八十,贈太子少師,諡曰定。
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嚐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雲。晚節治廣及領選,頗嗜財,惑於所嬖,卒以敗。
呂渭,字君載,河中人。父延之,終浙東節度使。渭第進士,從浙西觀察使李涵為支使,進殿中侍禦史。大曆末,涵為元陵副使,渭又為判官。涵由禦史大夫擢太子少傅,渭建言:“涵父名少康,當避。”宰相崔祐甫善其言,擢司門員外郎。禦史共劾渭:“昔涵再任少卿,不以嫌,今謂少傅為慢官,疑渭為涵遊說。”乃貶渭歙州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