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曆史,京師大學堂要到1902年才重新招生,
而且,張百熙進行改革,設速成、預備兩科,成立仕學館和師範館,明確規定辦學宗旨為“激發忠愛,開通智慧,振興實業”,
陸時就算寫出《萬曆十五年》,也不可能立即用作教材,
畢竟是明史,清廷的學堂就算開科史學,必然也是要施以控製的。
好事還需多磨。
鄭觀應拉住辜鴻銘,
“鴻銘,你可別嚇著了小陸先生。”
剛才還是“陸先生”,現在就變成了“小陸先生”,關係拉近了不少。
陸時好奇道:“鄭辦理,您此來倫敦所為何事?”
他認為鄭觀應前來拜訪自己應該是突發事件,真實意圖肯定是公事,說不定和輪船招商局有關。
鄭觀應看向夏目漱石,
後者立即會意,
“我帶著吾輩出去溜一圈。”
說完,便拿了遛貓繩,把喵喵叫的吾輩薅走了。
屋內隻剩下三個中國人。
鄭觀應說道:“小陸先生有所不知,我現在的身份很多,不隻是輪船招商局的辦理,還是漢陽鐵廠的總辦,同時兼任粵漢鐵路總董。”
這話的內容看似炫耀,
但是,鄭觀應臉上是心力交瘁的苦笑。
陸時不解,
“這些活很壓人?”
鄭觀應搖頭,
“倒是不壓人,就是……唉……我此來倫敦,是因為粵漢鐵路的事。”
說完,他開始介紹基本情況,
鐵路自番禺縣起,終點在武昌縣,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由張之洞督辦蘆漢鐵路時提議修築。
陸時利用後世的地理知識在腦海裏勾勒地圖,隨即恍然大悟,
粵漢鐵路應該是京廣鐵路的一部分。
他說:“修鐵路不是好事嗎?要想富、先修路嘛~”
這話是鄭觀應第一次聽,
“這是順口溜?”
陸時說:“算是順口溜吧。改善交通,地區間的資源調配會變得迅速,能帶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