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雅路。
房間內氣氛焦灼,卡文迪許和韋斯特之間劍拔弩張,
兩人為了“追求”陸時而大打出手。
夏目漱石用手肘捅捅陸時的腰肋,低聲問道:“現在怎麽辦?牛津和劍橋,你要選哪個?”
這話聽著有點兒像指責渣男。
陸時微微汗顏,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他上高中的時候,曾經認真地考慮過是去清華還是去北大,
結果,
當然是哪個都去不了!
沒想到穿越後,竟然有如此牛X的兩所學校擺在眼前,
最神的是,並非榮譽學位,而是榮譽院士。
陸時搖搖頭,回答夏目漱石:“我還是老老實實在倫敦待著吧,劍橋和牛津都不適合我。”
夏目漱石一愣,隨即露出佩服的表情,
任何人拒絕牛劍,都需要拿出莫大的決心,但陸時表現得如此輕描淡寫,可見心誌之堅定,遠非常人可比,
至少,夏目漱石認為自己辦不到。
陸時輕咳,
“咳咳……”
卡文迪許和韋斯特的目光立即被吸引了過來。
陸時說:“校監先生、副校長先生,感謝你們的信任與厚愛。但是,抱歉,我更希望留在倫敦。”
這個回答出乎預料,
除了兩位校方的高層領導,一旁的戴爾父女也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或者投身牛津,
或者答應劍橋,
都可以。
拒絕,難道也是一個選項的嗎?
韋斯特最先反應過來,說道:“陸先生不是欣賞王爾德嗎?他曾說過,‘我生命中的重大轉折點就是父親把我送到牛津’,在牛津,陸先生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王爾德的原話是“我生命中的兩個重大轉折點是父親把我送到牛津、社會把我送進監獄”,
韋斯特故意沒說全,
否則,顯得去了牛津就好像拿到了監獄直通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