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國八十載,四方安定,百姓安康,雖有鄰近諸國豺狼貪念,覬覦不斷,卻並無外敵能踏入我大周領土一步,此皆為我大周戍邊武將、軍士之功。
我朝八十年積累,武運日漸昌隆,有再現中古末年盛況之趨勢,今武舉初定,四萬大周兒郎共赴,通過者一萬三千六百二十四人,遠超曆屆武舉之數
朝廷共得七品翊麾副尉一萬一千五百一十三人,皆授總旗之職。
從六品振威副尉兩千一百一十一人,皆授百夫長之職。
既授品階、官職,便是我大周軍伍一員,望諸位同僚精勇驍悍,為大周、為朝廷、為聖上,開疆擴土,帝王霸業!”
五軍都督府演武場高台上,大都督皇甫穆川拄劍而立,聲音洪亮。
如雪長發隨風飄揚,仿若沙場骨旗,蒼莽肅殺。
高台下,一萬餘名大周新晉武官,神色肅穆,眸光明亮,炯炯望向前方。
眼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和昂揚向上的進取。
少年將軍,名揚沙場,封王拜侯,留名千古。
是每一位年輕武人的最終夢想。
演武場高台上,華蓋如雲,景帝與皇妃安坐正中,氣運繚繞升騰,隱隱呈現種種異象,光影流動,靈韻神秘。
下首兩旁,列坐的一道道道身影,更是滿朝重臣,無不位高權重,執掌一方軍政領域。
但在右側末尾位置,卻有兩名少年將軍身影,十分矚目。
他們年紀極輕,一位四品、一位五品,卻能與滿朝三品以上大員同列一席,足以顯現出兩人地位身份的不凡。
“薑離,我什麽時候能有你這般泰山壓頂而氣色不改的鎮定就好了!”
趙鐵河正襟危坐,一絲不苟,雖極力克製,但眼神依舊略有遊移。
被台下無數目光打量,他心有戚戚,底氣不足。
太極境巔峰之境的實力,雖也不弱,但正常武舉,也隻能獲封七品翊麾副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