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的父親沈章,十來年前就離開了江都,去建康京城謀生去了,那個時候沈毅才五歲,小弟沈恒更是剛出生沒有多久。
後來沒幾年,母親便也染病逝世,隻留下兄弟兩個人在江都相依為命,至今兄弟二人在江都過活,已經有六七年時間了。
好在父親沈章很快在建康站穩腳跟,並且常常寄錢回來,兄弟二人又有兄長沈陵照應,日子並沒有特別難過。
兄弟二人同父同母,又一起長大,感情自然極好,沈毅考入甘泉書院讀書之後,小弟沈恒在家裏鬧了好幾天才肯罷休。
在這種前提下,沈毅當然想帶一帶自己的這個兄弟。
沈恒自小聰慧,這一點肯定是沒錯的,他七歲入私塾蒙學,如今已經過去了五年時間,早在兩三年前他就可以通讀四書五經了。
前段時間沈毅常常回江都城的家裏,也會考校一下沈恒的學問,發現沈恒的文化程度,幾乎與他這個當哥哥的不相上下了。
因此,沈毅就想著把這個兄弟也弄到甘泉書院來,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
畢竟他雖然與原先的沈毅不分彼此了,考秀才應該也沒有什麽大問題,但是後續能不能考中舉人,考中進士,還真是個未知之數。
與其這樣,不如雙管齊下。
自己考學的同時,把兄弟沈恒也拉到甘泉書院,這樣就能早幾年考學,說不定……
說不定將來自己考不中,但是小弟卻考中了呢?
培養個宰相兄弟出來,跟沈某人自己當宰相也沒有什麽分別了。
抱著這個念頭,沈毅才冒險在陸夫子麵前推薦了沈恒,好在向來古板的陸夫子,這一次居然默認了沈毅“走後門”的舉動,同意沈恒來書院“試一試”。
這讓沈毅心裏頗為高興。
因為甘泉書院很少有十四歲以下的學生。
雖然書院沒有明文規定這件事情,但是因為苛刻的入學要求,除了一些有背景的神童之外,其他人絕難在十五歲之前進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