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友富就帶著猴頭蘑去了鎮上酒樓,楊氏則去了桂嬸子家挖各種蔬菜秧苗。莊戶裏有的人家會下很多蔬菜秧苗,而自己家又栽不完,就會送些給別家。楊氏與桂嬸子一向交好,上次一起去交繡品時就定好了要去挖秧苗。
由於王友富今天去鎮上了,因此王青華也就沒有下地,而是在院子裏劈起了柴,彩雲則是出去挖野菜了。王青辰想到上次彩雲艱難地往家挪著籃子,吃過飯就出去找彩雲了。等找到彩雲,籃子裏已經有大半籃野菜了。
“咦,彩雲,你二哥來了!”與彩雲一起挖野菜的紅英叫道。
彩雲連忙抬起頭,“二哥,你怎麽來了?”
“我來幫你提籃子呀!”王青辰笑道。
“那二哥,你再等會兒,我就快挖滿了。”彩雲高興道。
“哇,彩雲,你二哥真好,可惜我哥哥去鎮上念書了,不能幫我提籃子了。”隻見紅英一臉羨慕道。
聽到念書,王青辰心念一動,“紅英,你哥哥去鎮上念書要好多錢的吧?”
“好像是吧,每年我爹和我娘都要準備好多東西讓我哥帶給夫子。”紅英回答道:“青辰哥,你也想去念書啊?”
“呃,我就是問問,好像村裏沒有幾個去鎮上念書的。”
紅英想了想道:“是呢,隻有裏正家的錦堂哥、張大叔家的文兵哥、還有我哥三個人去鎮上念書。”
紅英說的應該是裏正家的齊錦堂,張雲柱家的張文兵,還有紅英的哥哥李雲泰。裏正自己就是秀才,因而對於讀書很重視,不過他平時事多,不能親自教導,隻能將齊錦堂送到鎮山去讀書;張雲柱家則是王青辰爺爺提到的賣了三個女兒的那一家,因而有能力送唯一的兒子去讀書;而紅英家則是因為紅英的爹爹李強是本村與鄰村唯一的木匠,家裏比較富足。
這個時代,要想生活的好,還是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的,而讀書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了,不過想到家裏的狀況,王青辰對於賺錢的想法更加迫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