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東南角的一處宅院內,神色陰晴不定的中年男子來回走動,此人正是初唐名將,也是不多的得以壽終正寢,全須全尾收場的李世績。
李世績輕驃善戰,文武雙全,善用奇謀,又因李密而投唐被視為忠貞不二。
但實際上,李世績從入瓦崗寨之後就陷入漩渦中……準確的說是在李密入瓦崗之後。
李密、翟讓相爭,李世績險些被當場砍死,後投唐又被迫仕竇建德,連老爹都差點沒保住。
所以,在入唐之後,李世績向來謹慎,不敢有些許逾越,就怕陷入東宮、秦王府的奪嫡之爭中。
但今日,舊友相逼,鄉梓遇險,李世績不得不痛苦的做出抉擇……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己不通風報信,舊友也找得到其他途徑,而秦王聽聞自己不肯引薦,必然視自己偏向東宮。
聽聞門外聲響,李世績親自打開側門,迎數人入府。
“拜見殿下。”
“本是舊識,懋功何以行此大禮?”李世民爽朗一笑,親手扶起李世績。
李世績義正言辭,“往日戰場,不能全禮,今日京中貿然相邀,自要全禮。”
李世民聽得心頭舒坦,雖然說的委婉,也沒表忠心,但李世績這個人就是這謹慎小心的性子……畢竟李密都已經死了。
隨李世民來的隻有杜如晦、長孫無忌兩人,四人往後院一邊走,李世績一邊低聲介紹來人。
“張文瓘,清河張氏子弟,生於魏洲,突厥破貝洲後,此人南下入魏,其祖張晏之,出仕北魏、北齊,其父張虔雄,陽城令。”
長孫無忌眉毛一挑,“某知張晏之,武城子爵,此人文采非凡,兼有武幹,短兵相接,親獲首級,乃是清河郡王帳下重將。”
清河郡王即北齊宗室名將高嶽,高嶽的孫子就是長孫無忌的舅舅高士廉。
繞著彎子論,張文瓘和高士廉扯得上淵源,和高士廉能扯得上,那就和長孫無忌扯得上,那也就能和李世民扯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