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垚原本以為學校老師打電話來是要讓他準備博士論文的事情,結果對方一上來說的事情和博士論文毫無關係。
“駱同學,你現在有空嗎?”
駱垚很想說沒有,但想到對方專程打電話過來應該是有事,就反問:“你是誰?”
電話那頭瞬間安靜了下來。
“駱同學,我是微電子學院院長,匡明。”對方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不過還是做起了自我介紹。
原來是院長。
難怪聲音有幾分熟悉。
駱垚對於不在乎的人一般都不會把對方的名字、臉等信息放進大腦。
腦容量那麽有限,總得裝點有用的知識不是嗎?
“院長你找我,是量子雷達課題出了什麽問題?”駱垚猜測著說。
“不是這個,駱同學,這幾天萬院士那邊給我說,準備推薦你參加官方的萬人計劃。”
萬人計劃是什麽?
駱垚之前可沒有了解過,不過他隻需要了解一件事就行了。
“參加萬人計劃的人聰明嗎?”
匡明語塞。
他見過問怎麽才有資格加入的,見過問加入後有什麽福利待遇的,見過問加入後能夠拿多少獎金的,就是沒有見過問參加萬人計劃的人聰不聰明。
從這個角度看,駱垚的思維確實比較清奇。
匡明身為一院之長,學生問再奇怪的問題也不能表現出分毫的詫異出來,所以他鎮定地說:“入選萬人計劃的人當然聰明了,萬人計劃說的直接點其實就是在咱們本土範圍內,針對1萬名左右的高精尖人才進行扶持的計劃。”
“萬人計劃分為三個檔,第一檔是為衝擊諾貝爾獎級別做準備的,這種入選幾率目前來說比較小,但是我相信,駱同學你以後還是有機會的。”
“第二檔則是各行業的領軍人才,這類入選的人年齡都會稍微偏大一點。”
“第三檔是青年拔尖人才,也就是35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