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就生產十麵鏡子?
邊含冷笑道:“主公,不用聽他在這裏繼續胡謅下去了,這家夥根本就不懂經商。”
“一個月產十麵,咱們連研發的費用都賺不回來,你知道咱們為了研究鏡子耗費了多少材料嗎?”
“還有人工費用怎麽辦?上上下下二十多個工匠,一個月最少也得開三十兩銀子吧,這些人可都是能工巧匠,在外麵你求都求不來的!”
見邊含情緒激動,徐峰咳嗽了兩聲示意他冷靜下來,自己則坐下慢慢品了一口紅茶。
“不要著急,聽劉浩繼續說下去,如果他沒有真才實學,我會讓他去地底下陪老主子的。”
劉浩頓感不妙,哪裏還敢賣關子,急忙繼續回答道:“王爺,小人的理解是這樣的。”
“布料生意之所以能走量產,那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布料來做衣物,就算是再窮苦的難民,他們也會扯幾塊破布穿在身上。”
“這個我把它叫做需求,但鏡子不一樣,這東西尋常人家根本買不起,現在的漢江城內,甚至是京城內,有多少百姓家能用得上黃銅鏡嗎?”
這一番話說得邊含啞口無言。
的確,黃銅鏡對老百姓來說實在是太奢侈了,先不說他們能不能買得起,就算是一咬牙買了一個,誰有心思天天對著鏡子照呢?
所以這東西,本來就不可能麵向全部客戶群。
劉浩的見地讓徐峰頗為賞識,點了點頭後表態道:“他說的很有道理。”
“咱們既然是賣東西,那就得找好目標客戶群體,玻璃鏡子的造價擺在那裏,就算是壓縮成本,一麵鏡子的造價也不低於五兩銀子,若是大型落地鏡,造價隻會更貴。”
說罷,他便笑著望向劉浩道:“劉浩的意思應該是讓鏡子隻麵向高端市場,放棄掉中低端市場,將鏡子打造成一種奢侈品,隻供有錢人使用,本王說的是也不是?”